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[转载]消费降级真来了?上半年,大家的钱都花哪了?
本頁主題: [转载]消费降级真来了?上半年,大家的钱都花哪了?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云中雀


級別:聖騎士 ( 11 )
發帖:2527
威望:657 點
金錢:100525 USD
貢獻:1024 點
註冊:2019-10-01

[转载]消费降级真来了?上半年,大家的钱都花哪了?


转自 铁锤微观

过去两个月,我前前后后去了不少城市,以周边游为主,足迹遍及江浙沪皖鲁。今天聊聊消费相关的话题。

先说出行的感受。周边游以自驾为主,基本上都是周六日休息,叠加这两个月是暑假旅游旺季,所以只要是稍微有点名气的城市,高速上车流都很大,堵车就成了常见的景象。比如南京、苏州、杭州、扬州、芜湖、合肥、上海等城市,但凡是沾点网红体质的景点,都堵得水泄不通。




憋了三年,出游人数确实激增,有数据为证,今年上半年,国内出游人次达到23.84亿,同比增长63.9%。

前几天看新闻,暑期的最后两周,“中国最美公路”新疆的独库公路又变“堵哭公路”了,从公布的车流量来看,独库公路单日通车量超过设计流量5倍以上。住宿用车均迎来飙升,“马都不够用了”。

较远点的城市淄博、大连、青岛,出行均是乘坐高铁。购买高铁票和前两年“随买随有”、“靠窗座位很好抢”等情况大不相同,现在高铁票也要提前一周抢,一等座/商务座也都是候补状态。




再说消费的感受。机票、酒店价格都涨疯了。每年暑期都会出现涨价的情况,但今年格外离谱,“白菜价”机票一去不返,杭州飞三亚,一个人来回光机票就要近5000,较前两年同期平均涨了40%-50%。

更让人无语的是,这个夏天,一些传统经济型酒店如家、汉庭等,最高也涨到了上千元一晚,正在拼命掏空旅行者的钱包。

其它不再赘述,总结这两个月我的所见所闻就是,暑期出游火爆,人口活动频繁,线下业态欣欣向荣,景点、步行街、商场等场所“人满为患”,到处都在大排长队,最大程度考验经营者的接待能力。

电影行业更是迎来“史上最强暑期档”,电影总票房破206亿,平均票价40.8元,较2019年还上涨5.4元。网上很多人吐槽,这个暑假,看电影成了“奢侈消费”。

综上,我也终于理解了,为什么网络上会出现“旅行变成了一种报复性消费、奢侈消费”的说法。挣的仨瓜俩枣,全花在车票和住宿上面了。结果往往是玩不好也吃不好,因为什么东西都贵,钱包的负荷越来越大。

我相信大多数人有和我一样的感受,同时也有这么一个疑问:明明全国各地的线下人山人海,一片繁荣景象,为啥经济就是没有起色?

另外在互联网上,一种与现实爆火完全相反的奇怪现象也正在呈现:哭穷卖惨的声音从未间断,大学毕业生说找不到工作,外卖骑手、快递员、网约车司机抱怨单价低还接不到单,工厂老板悲壮地说快撑不下去了,企业降薪裁员也成了常态,民间投资更是已经转负4个月了。

这一刻不少人的内心是迷茫的,精神是错乱的,认知是撕裂的:就业是艰难的,收入是不稳定的,经济增长是缺乏动能的,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疯狂吃喝玩乐,消费层面的极度繁荣,到底是一种假象,还是暗藏玄机?




智联招聘发布的《2023年职场人消费趋势报告》给出了一个比较符合现状的结论:消费的人多了,但花的钱少了。

没错,“消费降级”真的来了。


消费降级是相对于消费升级来说的,它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控制消费欲望,少花钱。告别铺张浪费,不再盲目追求个性、品味,而是关注性价比,最大程度实现物美价廉。

想要力证这一点,不能单凭一纸报告,我们需要了解上半年大家的钱都花哪了?以及我们的消费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?

接下来铁锤通过统计局公布的消费数据、上市公司财报、第三方行业数据,以及网络资料等,试图拼出2023年年上半年我们的消费真实图景。


先看宏观层面。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39元,同比实际增长7.6%;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,同比实际增长5.8%。




整体而言,上半年大家在花钱和赚钱两个方面都差强人意。但细究则会发现蹊跷,消费同比正增长主要是因为去年的基数较低。

另外,从CPI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走势不难看出上半年(部分数据更新到7月了)居民的消费呈下降趋势:从年初开始,CPI同步增长有限,增幅呈下降趋势,7月更是为负增长,同比下降0.3%。CPI下滑,反映的是需求不足、消费不振;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.5%,已经3连降,较4月最高增速18.4%,直降15.9%。这说明二季度以来消费景气度有显著回落。

大家的钱具体都花在哪了?根据统计局数据,按消费类型分,今年前7个月,商品零售235742亿,同比增长5.9%;餐饮收入28606亿,增长20.5%。在实物商品零售额中,吃类、穿类、用类商品分别增长8.7%、 12.0%、9.5%。

另外,对比今年上半年与2019年上半年居民消费结构,发现上半年出行类、饮食类的消费复苏较快,但汽车、电子、家电等耐用品表现疲软,教育、养老、医疗等服务性消费更是停滞不前。

那么上半年居民在购房、购车、买手机、装修等层面的消费情况,具体如何呢?

统计局曾经解释过,买房是投资,不是消费,不能直接计入物价指数。但购房是居民家庭的大额支出,是主要影响因子,有必要了解。

国家统计局数据,今年前7个月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17亿,同比下降8.5%。头部30城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下降3.98%,其中二三线城市同比增幅均为负值。另1-7月全国卖地收入同比下降20%。

房子、土地卖不动,上游的原材料、建筑装潢,下游的家具家电,也都跟着过苦日子。1-7月,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下降7.3%。



有人可能会说,汽车上半年的销量可是增长了5.5%。其实真实情况也不乐观,一方面这是地方减税降费、汽车厂商疯狂打价格战换来的结果;另一方面,新能源车的替代功不可没,以上汽集团为首的合资燃油车表现实在不佳。

手机市场的下行情况,丝毫不亚于房市和车市。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是近十年来的最低值。有低价优势的小米一季度手机业务收入下滑高达30.8%。苹果的营业收入更是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滑。从各大手机厂商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来看,目前还没有谁能对抗行业整体下行的趋势。

综合上述分析,一个赤裸裸的结论浮出水面:上半年人们把有限的收入都花在吃喝玩乐上了,但房子、车子、手机等大额消费严重拉胯。换言之,旅游经济的复苏是建立在大宗消费萎靡的基础下。

再看微观层面。

上半年涉及吃喝玩乐的龙头企业都赚麻了。吃喝方面,上半年海底捞收入188亿,同比增长24%,盈利22亿,增长近3000%;餐饮巨头百胜中国,以400亿的庞大营收规模,实现16%的营收增速和166%的利润增速;绝味食品,预告净利润增长或高达147%;而A股巨无霸贵州茅台,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增速更是双双破20%。

玩乐方面,携程网一季度营收92亿,同比增长124%,二季度预计增长170%,利润增长更是超440%;拥有一众酒店品牌的华住集团,一季度净利润增长高达257%。

国航、东航、南航等7家航司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,上半年比去年减亏约7成。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作为廉价航空的代表,已经率先扭亏为盈。

除此之外,音乐、演唱会、电影、彩票等头部企业更是赚得盆满钵盈,比如上半年阿里大文娱板块首次盈利,旗下的大麦网是主要功臣;再比如,上半年全国累计销售彩票2739亿,同比增长50%。十元一张的刮刮乐等即开型彩票销售增长超过99%。




另外,今年上半年电商平台最大的赢家不是阿里京东,而是靠低价起家的拼多多,大量收入降低且不稳定的人群涌入拼多多,为其带来了亮眼的增长,上半年总营收898亿,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0%。

当下消费市场,消费热度仅出现在旅游、餐饮、电影等小众市场,或许是不买房不买车有了更多闲钱吃喝玩乐,或许是大家都变得更节俭了,总之对于多数人而言,现在消费的主流原则是“花小钱,获得最大的满足感”。这侧面说明,我们的内需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尤其是房地产,需求不足的问题,异常严峻。

今年以来,年轻人的消费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特种兵式旅游,到citywalk,再到时下最火的“菜市场游”,不难看出这几年愈加明显的平价消费新趋势——被大学生和00后们捧火的新型游玩方式,说穿了都贴着“省钱”的标签。



我们不禁要问,为什么会这样?

究其根本是兜里没钱,即大环境发生变化,悄然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。所谓的消费降级、低欲望消费,经济学上的“口红效应”照进了现实,说穿了都是经济现象。

其中的逻辑我们说过很多遍了,经济下行,投资疲软,带来的是信心缺失,对前途更是茫然失措,进而选择防守。这既是大家应对未来不确定的方式,更是拒绝被消费主义绑架和裹挟。

信心何时能恢复?这个问题很难回答。

以房地产为例,近期施策密集,各种救市大招齐飞,连一线城市都摊牌了。结果除了网上宣传的售楼处挤满了人,开发商连夜涨价之外,现实中更多的人貌似无感。尤其是二季度至今,经济动能不足,让救楼市再次蒙上一层阴霾。

生活本乏味,跑起来就有风,当下,共勉吧。

全文完,既然看到这里了,如果觉得不错,随手点个赞吧。



赞(218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9-04 21:48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2(s) x3, 12-26 10:10